2022

展览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一九三七》

摄影师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展期

2022年常设展

地点

成都当代影像馆 A 展厅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一九三七》

文/程基伟

翻看历史大事年表,偌大的世界每一年都夹杂着庆典的欢呼和灾难的喧嚣。欧洲大陆的西边,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于一九三六年初去世,新任国王爱德华八世继任不到一年便选择退位,其弟弟乔治六世在一九三七年五月的加冕典礼则变成鼓舞人心的社会事件。就在四月底,欧洲大陆的纳粹德国对西班牙格尔尼卡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毕加索在轰炸后的第四天开始创作他最重要的作品“格尔尼卡”,而后在当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展出,轰动世界。亚洲大陆的东边,一九三七年七月,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开起。散落的零星战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序下的恐怖。

一九三七年初,卡蒂埃-布列松与出生于印尼爪哇岛的莫西妮(Ratna Mohini)结婚,这位妻子陪伴卡蒂埃-布列松走过了他创作及其重要的三十年。在此之前,卡蒂埃-布列松已经在纽约、马德里、墨西哥和巴黎等地做过了五次摄影展览,纽约的画廊主朱利安·列维(Julien Levy)称其作品为“反图像”的照片,这在当时的纽约摄影流派里引起不小的冲击,而这仅仅是他在放弃绘画决定从事摄影的第三年。出色的摄影作品得益于他在安德烈·洛特(André Lhote)绘画工作室学习到的“几何学”和在巴黎右岸咖啡馆与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等一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密切交往,以至于后来与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和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的相识对他影响深远。把“客观的偶然性”运用到摄影的几何构图中,无疑是卡蒂埃-布列松早期作品成功的关键。

. . . . . .